1 后Bangle时代宝马设计 从前(一)
从前……
可以这么说,在设计方面,宝马一直算是个相当国际化的车厂,早在二次大战之前(1929年)诞生的宝马Dixi 3/15 DA-2就出自一位法国设计师Lucien Rosengart之手,而著名的宝马328的车身设计则是位叫Peter Szymanowski(很多时候他的姓氏被错误的按照德语拼成Schimanowski,如果你看到什么书上说一个叫Schimanowski的宝马设计师,那说的也是他)的波兰裔德国设计师完成的。
当然,这一时期的设计师实际上应该被更准确地称为工程师,那个时代的汽车都是工程师捎带手设计的(聘请专门的工业设计师来进行车辆的外观和内饰设计起源于战后的美国车厂),工业设计这个词甚至可能还没出现在产业界的视野之内,汽车公司中也基本没有什么工业设计师的位子。
【宝马Dixi 3/15 DA-2】
什么?你说你不知道Dixi 3/15是个什么车?也不想知道太多关于那近乎百年前的事情?好吧,我们本篇也无意介绍那些对BMW的早期历史影响不小,但对你我基本没什么意义的古董战前车型,还是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说点近代的事情吧,至少是二次大战之后的事情。
【宝马Isetta 250 下图是它的设计师Renzo Rivolta】
【Renzo Rivolta】
对宝马的战后复兴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的Isetta(Iso版本最初诞生于1953年,宝马版本则最初诞生于1955年)出自一位意大利工程师Renzo Rivolta之手。而美丽异常的宝马503和宝马507(均诞生于1955年),都是出自一位叫做Albrecht Graf von Goertz的美国设计师之手(另一位叫做Giovanni Michelotti的意大利设计师也参与过后者的设计)。当然,你从他的姓氏前缀就能轻易看出来此君是个德国贵族的后裔,但他本人确确实实是个美国人,还曾在二战时期在美军服役过(当然,至今你都能在美军的现役人员名单里找出一大票姓氏里有von这个词的德国贵族后裔,而其中还不乏将官,这帮家伙就是那么喜欢军旅生活)。
【宝马507】
【Albrecht Graf Von Goertz with BMW 507】
顺便说一句,一些欧美车迷多年前就认定此人参与过同样拥有美丽线条的日产初代Fairlady Z的设计,并作出了相当的贡献,但或许是出于自尊心的缘故,隔壁岛国的车迷们一直否认这点。但不论如何,作为一位著名的美国汽车设计师, Albrecht Graf von Goertz比后来同样为宝马工作的Chris Bangle评价高得多——至少绝对没人,尤其是没美国人在网络上讨论要干掉他,或者让他丢掉工作——当然,这位绝对堪称伟大的设计师已然在2006年去世,享年92岁。
2 后Bangle时代宝马设计 从前(二)
【宝马3200CS】
【Nuccio Bertone】
诞生于1962年的宝马3200CS则是出自大名鼎鼎的Bertone(这也是笔者最喜欢的设计公司)之手,准确的说,是Giuseppe"Nuccio"Bertone亲自设计的她。至于更多更近代、大家更熟悉的宝马车型则是一位叫做Paul Bracq的法国设计师设计的,早年间他为奔驰设计过不少车型,还设计过法国人经常为之骄傲的TGV高速列车的外形。在1970年到1974年之间,他为宝马设计过520、2002 Turbo、车架番号E21的初代3系、还为宝马做了一款称为Turbo prototype的超跑概念车,那款概念车是声名显赫的、被称为世界上首部可以较容易操作的超级跑车——M1(虽然人们把这个称号给了后来的本田NSX,但必须承认,这方面宝马M1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的前身。
【宝马M1】
说到大名鼎鼎的宝马M1,她的外形则出自Giorgetto Giugiaro这位可能在咱们中国最为出名的工业设计大师之手。恐怕没人会认为“Giorgetto Giugiaro”是个属于德国人的名字,和Giuseppe"Nuccio"Bertone一样,他当然也是个意大利人。至于今天已经享誉全球的Z系列Roadster的最初一款车型Z1,则是由一位叫做Harm Lagaay的荷兰设计师设计的。那部堪称伟大的Z8则是由一位叫做Henrik Fisker的丹麦设计师设计的(哦,没错,那家叫做Fisker、没事造一大堆漂亮但是有点诡异的电动跑车的美国车厂也是他创立的。)
再近代一点的时光里,同样有不少位非德国人的宝马设计师,其中可以说得上最为声名卓著的包括日本设计师永岛譲二(“譲”字读作rang)、美国设计师Frank Stephenson。前者设计了车架番号E36的第三代宝马3系、车架番号E90的第五代宝马3系(E91/E92/E93则是Bangle那家伙负责设计的)、车架番号E39的第四代宝马5系以及宝马Z3。他也是宝马近来年的设计师里笔者最喜欢的一位,至少E36的3系算是笔者觉得外观最讨好的一代3系,像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的汽车设计致敬的一代车型,锋利的直线构成的线条让人觉得似乎是穿过了时代的雾霭来与我们见面。也许我们可以在这说永岛的设计风格受到了早年间的Bertone的很大影响?
【车架代号E36的第三代宝马3系】
【第三代3系的设计师:Joji Nagashima PS:图中车型为E90】
【Chris Bangle】
Henrik Fisker的设计风格可能受Pininfarina影响更大,他在宝马期间设计过主持设计过车架番号R50的初代新MINI(同为初代新MINI的R52和R53的设计师则另有其人)还有车架番号E53的初代X5。至于Henrik Fisker其他的作品也相当有名,比如法拉利的F430和McLaren的MP4-12c。当然,除了这些让人赞叹的家伙之外,还有说好听的也只能称作毁誉参半的美国设计师Chris Bangle,可能他比永岛譲二和Frank Stephenson加起来都出名,只不过……。当然,还有他手下那几位和他合作无间的设计师,比如德国设计师Peter Gabath,意大利设计师Davide Arcangeli,德国设计师Marc Michael Markefka——也许我们不应该因为后面这几位和Bangle合作无间就一棒子打死,但至少我们该感谢上帝,终于宝马不让这帮家伙碰他们的新车了。
也许我们可以这么说:虽然以前的岁月里,大多数时候,宝马的设计师和设计总监都是德国人,他们的设计师团队里更多的也是德国人。但至少很多值得纪念的名作都是出自非德国设计师之手,甚至,在宝马车的设计的历史当中,几乎有一半甚至更多的关键角色由这些非德国设计师扮演,这对于传统上喜欢用工程师兼任设计师角色的德国车厂(当然,现在坚守这一老传统的德国车厂只有保时捷了,而日本车厂们反倒是像老年间的德国车厂一样没多少真正意义的工业设计师,经常由工程师捎带着设计他们的车的外貌)来讲恐怕可以说是相当不寻常。
3 后Bangle时代宝马设计 现在(一)
现在……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宝马集团的现役车型。宝马品牌下,车架番号F20的第二代1系是由一位叫做Nico Huet的法国设计师设计的;车架番号F30的第六代3系是一位叫做Christopher Weil的德国设计师设计的——别问我到底谁设计的F35加长版的,估计也没谁愿意说那是他设计的吧?呵呵。
【第六代3系/5系GT的设计师:Christopher Weil】
【第六代5系的设计师:Jacek Frohlich】
车架番号F10/F11的第六代5系是由一位叫做Jacek Frohlich的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不过他出生在现属波兰的西里西亚(朋友们,别抱怨,实际意义上他还是纯的德国人,西里西亚地区历史上属于德国的时间比属于波兰更长,那的人不论从血统上还是文化上都更接近德国,而非波兰,退一万步德国没在几十年前战败,那地方绝对就是德国领土,基本上德国人也不把西里西亚人当做外国人的)——出于同样的理由,您最好也别问加长版5系到底是谁设计的;车架番号F07的初代5系GT也是出自前面我们提到过的Christopher Weil的手笔;车架番号F12/F13的第三代6系还有车架番号F06的6系四门轿跑是由一位叫做Nader Faghihzadeh的伊朗设计师设计的,不过他是在德国受的教育;车架番号F01/F02的第五代7系是一位叫做Karim Habib的黎巴嫩裔加拿大设计师设计的。
【车架代号F11的第六代宝马5系旅行版】
车架番号E89的第二代Z4是由一位叫做Juliane Blasi的德国女设计师设计的;车架番号E84的初代X1是一位叫Richard Kim的韩裔美籍设计师设计的;车架番号F25的第二代X3是一位叫做Eric Goplen的美国设计师设计的;车架番号E70的第二代X5和车架番号E71/72的初代X6是一位叫做Pierre Leclercq的比利时设计师设计的。
4 后Bangle时代宝马设计 现在(二)
至于宝马集团的其他品牌,包括劳斯莱斯和MINI,我们目前所所知的情况不多,只知道现款古思特是位叫做Andreas Thurner的德国设计师设计的——当初因为这事儿,英国汽车媒体可没少拿这车开玩笑,虽然笔者认为那车比更大号的劳斯莱斯幻影的外形得体、优雅得多,但无疑不论从技术还是外形,那款车都是台彻彻底底的德国车,除了最终的组装地是在英国,基本和英国就扯不上半毛钱的关系(或者我们在这里应该说“扯不上半便士的关系”?),这恐怕绝没法让英国人表示一星一点的认同。
【X1的设计师:Richard Kim】
【第二代X3的设计师:Eric Goplen】
【车架代号E89的第二代宝马Z4】
也就是说,根据上面我们列举的情况,宝马现有车型当中,只有3系、5系、5系GT还有Z4的外观是出自真正意义的德国设计师的设计,其他的大多数宝马现役车型均为非德国设计师的手笔。而宝马前不久还任命了黎巴嫩裔加拿大设计师Karim Habib取代了荷兰设计师Adrian van Hooydonk(阿德里安-范-霍伊东克,此君为Chris Bangle的后任)成为新的设计总监。这会给新一代的宝马车型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没法确定,但这恐怕是宝马首次任命一位来自非发达国家的设计师担任他们的这一职务。
汽车设计的风潮一直在改变,也许此刻屏幕前的你,和笔者一样期待着宝马有着更多的传统的造型——事实上,我们今天已经可以看到宝马某种意义上正在更多地追寻他们可贵的传统,而不是像很多车厂(尤其是一些喜欢只靠外形内饰打动用户还喜欢没事夸耀所谓新技术的车厂)那样一味随风潮而动——或许宝马正准备这么做?我们期盼更多看起来就和开起来一样讨人喜欢的宝马,至少新3系已经给了我们不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