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景逸SUV vs 全球鹰GX7 外观
[XCAR 导购 原创]
前言:SUV市场火爆已经不是新鲜事。国内自主品牌也纷纷看中这块大蛋糕,都推出SUV车型来吸引消费者。同时其车型已经不再以越野性能著称,更多的是为了符合家庭的需求。作为民族品牌的领军企业,东风风行和吉利也从未涉及SUV领域,随着品牌战略的实施,它们也纷纷推出了第一款SUV车型。下面我们就对比一下这两款SUV,看看它们的表现如何。
价格篇:
景逸SUV和全球鹰GX7都是在2012北京车展上宣布上市车型。对于售价在10万元左右的自主SUV我是这么认为的,动力够用、空间够大、基本配置齐全、性能可靠,售价合理也就可以了。所以,在我们没有对景逸SUV和全球鹰GX7外观、内饰、空间、配置、动力对比前,我们先来看看两款产品的售价。同样都是旗下的首款SUV车型,景逸SUV售价为8.09-9.89万元,全系只有一个动力系统四款车型,而全球鹰GX7售价为9.29-12.99万元,全系三个动力系统8款车型,所以在车型的选择范围上全球鹰GX7明显占有优势。但是要从入门级车型的售价来看,相差一万元售价,使得景逸SUV比全球鹰GX7更加具有竞争优势。此外,两款车型都是刚刚上市的新车,但就定价而言,景逸SUV和全球鹰GX7都符合老百姓心中的经济型车定位,所以竞争优势在同级别车型应该不会很差。
景逸SUV /全球鹰GX7售价对比 | |||
景逸SUV | 厂商指导价(万元) | 全球鹰GX7 | 厂商指导价(元) |
景逸SUV 1.6L 舒适型 | 8.09 | 全球鹰GX7 1.8L MT 舒适型 | 9.29 |
景逸SUV 1.6L 豪华型 | 8.69 | 全球鹰GX7 1.8L MT 精英型 | 9.69 |
景逸SUV 1.6L尊享型 | 9.29 | 全球鹰GX7 1.8L MT 行政版 | 10.59 |
景逸SUV 1.6L 尊贵型 | 9.89 | 全球鹰GX7 2.0L MT 舒适型 | 10.29 |
- | - | 全球鹰GX7 2.0L MT 精英型 | 10.99 |
- | - | 全球鹰GX7 2.0L AT 舒适型 | 11.39 |
- | - | 全球鹰GX7 2.0L AT 精英型 | 12.09 |
- | - | 全球鹰GX7 2.4L AT 旗舰型 | 12.99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外观篇:
作为东风风行旗下的首款SUV车型,虽然景逸SUV在外形设计上与之前推出的景逸LV车型几乎相同,但是与景逸LV相比,景逸SUV的外观融入了大量年轻人喜爱的运动元素。镀鉻设计的前格栅、犀利的水晶前大灯组成的前脸层次分明。车顶的银黑双色行李架可称之为运动风格的标志性装置,其与两侧的棱线和车体下围饰的交相呼应,加上整车前倾的车体设计,在彰显轿车圆润的同时又不失SUV的野性。LED后组合灯设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能够有效地引起后车的注意,大大提升了安全保证系数,同时又不失美感。
同样作为吉利旗下的首款SUV车型,全球鹰GX7的外形由吉利与意大利乔治亚罗设计室合作完成。相比景逸SUV,全球鹰GX7整体造型较为饱满,尤其是前脸四方的大开嘴设计,配上中央巨大的全球鹰Logo,使得整个前脸看起来很有力量感。另外,上下两条明显的棱线穿过车身,使车身侧面看起来不那么单调,立体感更强。再加上宽厚的翼子板延伸到尾部形成斜坡,与整个尾部和尾灯和谐统一在一起,凸显造型层次感,从而表现出全球鹰GX7内敛的气质,而尾部较宽的镀铬装饰条更是提升了整车的档次,整体来看全球鹰GX7外形时尚而稳重。
车身尺寸 | 景逸SUV | 全球鹰GX7 |
长(mm) | 4347 | 4541 |
宽(mm) | 1835 | 1833 |
高(mm) | 1739 | 1700 |
轴距(mm) | 2690 | 2661 |
离地间隙(mm) | 205 | 171 |
整备质量(kg) | 1370 | 未公布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在车身尺寸方面,景逸SUV和全球鹰GX7都是定位为城市型SUV。从数据上看,与同级别车型相比两款车型都还不错,但是从上表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景逸SUV的轴距明显高出了全球鹰GX7 29mm,离地间隙也高出了34mm。在我们没有做实际空间对比之前,光从数据上看,景逸SUV在后排的乘坐空间和道路通过性能上将会占有绝对优势。
另外,在轮毂尺寸和样式方面,景逸SUV除入门级车型提供选配铝合金轮毂外,其它车型均标配铝合金轮毂,而全球鹰GX7则是全系标配铝合金轮毂。在轮胎尺寸方面,景逸SUV入门级车型前/后轮胎规格为215/65 R16,其它车型的前/后轮胎规格为215/60 R17;全球鹰GX7前/后轮胎规格则全系标配225/65 R17,再加上两车采用相同制动方式,所以在抓地性能上全球鹰GX7要好于景逸SUV。除此之外,在两车的备胎的规格上也都采用了全尺寸。
车轮制动 | 景逸SUV | 全球鹰GX7 |
前制动器类型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后制动器类型 | 盘式 | 盘式 |
驻车制动类型 | 手刹 | 手刹 |
前轮胎规格 | 215/65 R16 215/60 R17 |
225/65 R17 |
后轮胎规格 | 215/65 R16 215/60 R17 |
225/65 R17 |
备胎规格 | 全尺寸 | 全尺寸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点评:在外观风格上两款车型无法进行一个有意义的对比,两款车型都有可以用时尚和年轻去形容。由于每一个人的审美不同,所以很难说出谁更好,只能说你是喜欢景逸SUV还是更喜欢全球鹰GX7。
2 景逸SUV vs 全球鹰GX7 内饰空间
内饰/空间篇:
景逸SUV的内饰设计为典型的SUV风格,采用上深下浅内饰配色非常符合国内消费者的审美。同时景逸SUV还通过设计细节和色调来强化的运动气息,使其整个内饰让人再次感受到了与普通家轿迥然不同的越野风格。在整个内饰的做工和用料比较一般,中置仪表盘的设计是景逸的一贯作风,阅读起来比较方便。此外,在方向盘设计上景逸SUV也要比景逸的其它车型耀眼不少,三幅的样式设计为内饰整体增色不少,拥有多功能按键可以调节音响的常用功能。
同景逸SUV一样,全球鹰GX7也采用了上深下浅的内饰颜色,整个内饰给人以温馨的感觉。但是在中控台的设计上要明显比景逸SUV有层次感,采用倒梯状造型的中控台,由上而下分别是空调出风口、液晶显示屏和娱乐音响控制面板,不但美观使用起来也很简便。再加上三幅真皮方向盘无论是样式还是手感也都还不错,多层式设计让它看起来很显档次,高配车型的方向盘集成了蓝牙电话和音响控制功能。仪表盘的样式中规中矩,行车电脑显示屏虽然有些偏小,但是不会影响实际使用。
宽敞的乘坐空间一直是SUV车型一大优势,景逸SUV 2690mm的轴距,使得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中等水平,再加上高车身的设计让头部空间也非常宽松,所以景逸SUV前/后排乘客均有着不错的空间表现。另外,由于景逸SUV后排地板较平的设计,从而也进一步拓展了景逸SUV的后排乘坐空间。在储物空间方面,景逸SUV前后排门板都具有不错的储物能力,随身携带的物品基本都有放置位置,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前排座椅之间较大的空间并没有效的利用。另外,由于景逸SUV的后排座椅可以整体放倒,从而使得后备箱的储物空间进一步增大,为一些特出情况下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相比较景逸SUV,全球鹰GX7的轴距虽然比景逸SUV小29mm,但是应设计上的原因,使其在乘坐空间上一点都不输给景逸SUV。身高178cm的体验者,坐进车内,调整好座椅,不管是前排还是后排头部和腿部空间都很不错。更重要的是,全球鹰GX7的中央地板非常平整,即便满载时,中央乘客的乘坐的舒适性同样很有保证。此外,全球鹰与大多数SUV车型不同,GX7使用了两个独立座椅,后排座椅强大的空间灵活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不仅靠背角度可以调节,而且还可以调节前后的水平位置,范围有十公分以上,长途旅行时可以享受MPV独立座椅带来的舒适感。
在储物空间方面,由于前门板设计上的原因,全球鹰GX7前门板储物格的空间有限只能勉强放下一瓶矿泉水,使得与景逸SUV相比不是很人性。但是在后备箱的空间上,全球鹰GX7则非常充足,后备箱的开口也较大、容积也较深,如果再把后排座椅放倒,容积可以提升1000L以上,就算日常放一些大件物品后备箱的储物空间也能很好的胜任。另外,全球鹰GX7后备箱内还配有6个比较深的储物格,出游时能够放置不少随车物品。整体来看,全球鹰GX7后备箱的储物空间要比景逸SUV丰富人性许多。
车型 | 景逸SUV | 全球鹰GX7 | ||
排量(L) | 1.6 | 1.8 | 2.0 | 2.4 |
最大功率(Kw/rpm) | 90/6000 | 102/6200 | 104/4000 | 120/5700 |
最大扭矩(Nm/rpm) |
155/4000 | 172/4200 | 178/4000-4500 | 225/4000-4200 |
变速箱类型 | 5挡手动 | 5挡手动/6挡手自一体 | ||
前悬挂类型 | 麦弗逊式独立悬挂+横向稳定杆 | 副车架配合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 ||
后悬挂类型 | 多连杆独立悬架 | 多连杆独立悬架 |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除此之外,在一般常见位置全球鹰GX7也都提供了相应的储物空间,如前/后中央扶手箱、手套箱、中控下方储物格等,但是空间都中规中矩,整体来看,虽然比一般轿车的储物格要丰富许多,但是和景逸SUV相比并不占有多大优势,只能说满足日常使用完全没有问题。
点评:对于这个级别的SUV车型来说,内饰设计并不需要多么的花销,实用才是最主要的。通过对比两款车型在内饰的设计都能满足我日常需求,只是全球鹰GX7的内饰更适合那些喜欢运动的年轻朋友,而景逸SUV则相对适合那些中庸的年轻朋友。另外,在空间方面,虽然景逸SUV的轴距比全球鹰GX7大,但是在空间表现方面并不占有多大的优势。再加上都是定位为城市型SUV,所以不管是乘坐空间还是储物空间,两款车型都可以满足我们日常使用需求。
3 景逸SUV vs 全球鹰GX7 配置动力
配置/动力篇:
景逸SUV全系共推出四款车型供消费者选择。在安全配置方面,全系标配前排双安全气囊、ABS防抱死、制动力分配EBD。除了1.6舒适型外,其它三款车型还标配了刹车辅助和牵引力控制、以及博世8.0版本ESP电子车身稳定系统,这样的配置使其在同级别车型占有绝对优势。另外,像泊车辅助、倒车影像、GPS导航系统也都可以在景逸SUV的高配车型上找到。在舒适性配置方面,景逸SUV全系标配了前后电动车窗、后视镜电动调节、后雨刷、手动空调等功能。高配车型还配备了电动天窗、多功能方向盘、仿真皮座椅、座椅高低调节等功能,作为一款家用SUV车型,景逸SUV的配置算不上多么丰富,但是挺实用的。
与景逸SUV相比,全系共推出8款车供消费者选择。在安全配置方面,全系标配了前排双安全气囊、安全带未系提示、ISO FIX儿童座椅接口、ABS防抱死、制动力分配EBD、泊车辅助等。其中1.8L MT 行政版和2.4L AT 旗舰型还配备了前排侧气囊、前后排头部气帘、膝部气囊、倒车影像等配置。虽然全球鹰GX7高配车型不像景逸SUV配备了车身稳定系统,但是配备同级车独有的膝部安全气囊,可以说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在舒适性配置方面,全球鹰GX7全系标配仿真皮座椅、座椅高低调节、第二排靠背角度调节、第二排座椅移动、前后电动车窗、后视镜电动调节及加热功能等,同样1.8L MT 行政版和2.4L AT 旗舰型还配备前排座椅电动调节、前排座椅加热、蓝牙/车载电话、自动头灯、大灯高度调节等。另外,像后雨刷和自动空调、GPS导航系统也都可以在全球鹰GX7身上找到。与景逸SUV相比,虽然在售价上全球鹰GX7高于景逸SUV,但是配置却丰富人性许多。
在动力上,景逸SUV全系搭载了一款日本三菱4A92 1.6L发动机,该发动机具备MIVEC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全铝合金材质,与之配备的是5挡手动变速箱,最大输出功率为90kw(122马力)/6000rpm,最大扭矩155Nm/4000rpm,技术含量和参数属于主流水平,首批上市的车型还没有自动挡版本。另外,景逸SUV搭载的1.6L发动机驱动整备质量接近1.4吨的车体并不吃力,中低速行驶时即使只到2000转就换挡也可以有不错的动力输出。当然如果适当的拉高转速,它也能提供一些驾驶乐趣,离合器结合点清晰很好掌握,只是变速箱手感一般,挡位有些生涩。
在底盘方面,景逸SUV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横向稳定杆和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由于多连杆本身的结构具备舒适的特质,再加上景逸SUV更是将舒适作为了重中之重,其悬挂的调校以舒适性为主,整体来说,景逸SUV的悬挂调校在照顾到驾乘人员的舒适性的同时,也能提供车辆行驶中的稳定性。
全球鹰GX7则全系搭载了1.8升、2.0升和2.4升三款不同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其中1.8L的CVVT发动机,这是一款技术成熟的产品,全铝材质,连续可变气门技术,最大输出功率102Kw/6200rpm,最大输出扭矩172Nm/4200rpm,与之搭配的是一台5挡手动变速箱。从数据上看,1.8升发动机驱动这样一台SUV,动力输出还是不错的。但如果你是一位对动力有所要求的人,觉得1.8排量的动力不是很适合你,那么全球鹰GX7不但提供了2.0升和2.4升排量的发动机供你选择,而且还提供了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鹰GX7拥有扎实的底盘,车体关键部位采用了高强度钢材和激光焊接等工艺,使得安全性得到保障,也获得了不错的车身刚性。再加上多连杆独立后悬挂为舒适性打下良好基础,在实际驾乘中,全球鹰GX7在保证出色的操控性能同时整车的舒适性也很不错。
点评:如果我们抛开价格因素,同样作为旗下的首款车型,定位为城市SUV,在配置上全球鹰GX7要比景逸SUV丰富些。但是景逸SUV配备的ESP电子车身稳定系统可以说是该车的一大亮点。另外,同样作为一款城市SUV车型,在动力系统的选择范围上,全球鹰GX7要比景逸SUV丰富许多,再加上提供的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与同级别车型相比,具有不错的性价比。
总结:通过上面的一番对比,除了外观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外,在内饰设计和空间上全球鹰GX7和景逸SUV打了个平手。但是在做工和用料上,全球鹰GX7要比景逸SUV好,完全可以和合资车叫板。在售价方面,虽然全球鹰GX7要高于景逸SUV,但是从两车的性价比角度来看各有千秋。由此看来,两款车型的侧重点不同,作为家用车型,消费者应该理性考虑所需,选出适合自己的车型。同时,自主品牌经过多年的成长,造车水平和各自的技术实力确实有了不小的提高。